头皮湿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惊蛰过后风邪最猖狂的时节到了这2种小毛
TUhjnbcbe - 2022/5/30 15:28:00

过了惊蛰节气,我们迎来了一年里最生机勃勃的时节。

惊蛰二月节,时令进入仲春。「二月为卯月,卯者,茂也,言阳生而滋茂也。」茂为丰盛美好之意,越冬的小生命受阳气感召而惊醒,开始活跃起来。古人用茂这个字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古时,惊蛰也有「启蛰」之称,日本仍在使用「启蛰」这个名称,另有开启的意味。此时天气渐渐回暖,迎来春雷,桃花开,鸟雀鸣,阳气复苏,万物和畅。春色满园关不住,正是时也。

而关不住的,岂止是春色。惊蛰不仅有勃勃生机,还有动荡猖狂的病气「带路*」:风邪。

惊蛰:阳气动荡,风邪猖狂

春三月正是推陈出新的时机,到了惊蛰,这股「发陈」的能量到达最高峰。此时阳气动发,惊醒的不止蛰藏的小虫,风气也被推荡起来,北方地区往往是在惊蛰迎来一年里第一股强风。

从《*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看,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四个节气属于初之气,惊蛰是初之气的尾巴,在主气厥阴风木的加持下,往往是一年里风邪最猖狂的时节。

在「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外邪里头,风邪是打头的。《*帝内经》说「风者百病之始」,风就是病的开始,本身就招病,而且还是带路*,最强大的技能是趁虚而入,会带着其他邪气哪儿虚往哪儿钻。

人一旦受风邪,最常见的就是出现头疼、肩颈僵硬、怕风怕冷、鼻塞流涕等症状,我们常说的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流感等等,基本都是风邪带着其他外邪入侵身体导致的。另外,春天常见的各种过敏,风疹、鼻炎等等,也都和这股猖狂的风邪脱不开干系。

所以,惊蛰过后这段时间,要尤其注意防风,把病邪拒之门外。

春捂:守护好身体的第一道防线

整部内经有处提到了「风」,对风的重视可见一斑,里头有一句话特别经典:「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直接告诉你避风要像避开箭矢石块的袭击一样,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那我们要如何避风呢?其实这个养生智慧早就藏在我们的民俗里了。老辈人常讲要「春捂」,尤其在北方,往往要捂到春分,而春捂并不等同于防寒保暖,更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防风。

所以,春捂光穿得多没用,关键是要把风入侵的门户给守护好,内经讲「邪气中人也高」,直接提示我们,邪气都是在身体的高处入侵的,身体高处,就是我们的头部、肩颈。

看看后脖颈这块的穴位就知道了,从名字已经给我们足够的提醒。全身有风字的穴位,基本都在后脖肩颈这一带,我用蓝色框标注了。

上面图片中圈出的穴位,都是风邪最容易入侵的门户。其中风池、风府、风门三者,尤其要引起重视。

风池: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侧的凹陷处,像两个守卫的城池,风邪往往先进攻这里,如果城池失守,风邪会很快进入门厅大院。

风府:后脑壳正下方凹陷处,风池失守的话,这是第二道防线,如同府衙。

风门:第二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就像宫门一样把守着最后一道防线,风门下方就是肺俞穴,此处失守的话就要犯肺入里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叫做「神仙也怕脑后风」,尤其是惊蛰到春分这段时间,身体再好也要春捂,把后脖颈捂严实了。一旦风邪从脑后侵袭,别说年轻体壮,就连神仙都挡不住。

伤风感冒这算是轻的,重的是心脑血管问题中风倒地一类,这风险就大了。还有更隐蔽的,内经说「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春天被风邪所伤,邪气留连不去,而风主入主疏泻,脾土被风木所克,就会容易拉肚子。

所以,5级以上大风天气最好不要外出。这段时间春捂不一定要厚,但后脖肩颈最怕风的位置要护住,薄围巾、立领、连帽卫衣都是很好的选择。

另外,《医理辑要》讲:「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容易被风邪致病的人群,往往是气虚、卫表不固的体质。所以如果平时就怕风、气短、免疫力差的话,除了春捂以外,最好经常煮饮这个养正气方子:*芪+白术+山药。

这个食疗方是参照增强免疫力的神方「玉屏风散」的思路来配伍的,三味食药同源的食材简单平和,甘甘甜甜的也很好喝:

一人份一天*芪6g、白术6g、山药片10片,用~ml水煮,水不用太多,大火煮开后,小火慢慢煮20~30分钟。记得用小火盖好盖子,煲汤一样慢慢煮一会,这样才能熬出滋味和功效来。

我们把这三个食药材做了一个小组合,方便大家入手。有两点要注意的:一是外感期间不要喝。二是容易上火的朋友*芪减量,用3g,煮的水分两三次,一天喝完就可以。

点击图片,长按识别图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惊蛰过后风邪最猖狂的时节到了这2种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