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中医又称之为“奶癣”,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损害,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
致病原因方面分为内因,外因。内因主要是遗传性,父母敏感体质,小孩易患过敏性皮肤病。或者与获得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结构存在缺陷有关。外因主要是接触食物变应原、环境中的过敏原等,机械性的摩擦也是本病的诱因。还有其他因素如阳光紫外线、温度、湿度、感染等一些物理因素也能诱发加重该病。
婴儿的湿疹发病多在出生后1~3个月,6月后逐渐减轻,一岁半后大多数患者会自愈。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大多数表现为头面部的红斑丘疹,逐渐扩展向四肢,瘙痒剧烈,患者夜间哭闹,躁动不安,抓搔后可继发感染,还有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临床上都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还有慢性期。临床分型可以分为三型,脂溢型多见于1~3个月的婴儿,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到1岁的婴儿。
轻的
重的
诊断方面,根据发病年龄、皮疹的多形性、发病的好发部位,反复发作的特点都可以下诊断。但要注意与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擦烂红斑、尿布皮炎、脂溢性皮炎相关鉴别,特应性皮炎以皮肤干燥瘙痒为主,有明显的遗传过敏性家族史,常合并变应性鼻炎、哮喘、血总IgE偏高等。接触性皮炎有明显的接触过敏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擦烂红斑表现为皮肤皱褶部位皮疹,常见于肥胖婴儿。尿布皮炎位于尿布区域的,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弥漫性红斑。脂溢性皮炎多表现为眉弓、头皮潮红,上覆淡*色浆痂,瘙痒不明显。
治疗方面,首先要注意饮食方面的管理,避免吃鸡蛋,麦片,花生,牛肉羊肉,榴莲,芒果。如果对牛奶过敏,要改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其次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粉尘螨,花粉。再次,外用方面,对于干燥型的湿疹可外用润肤乳,对于有大量渗液者可予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湿敷后外涂擦氧化锌油,无渗液者可外用弱效的激素软膏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全身系统治疗方面,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病情严重者可系统应用皮质内固醇激素如破尼松,对于严重渗出有感染者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防治及调摄,婴儿应该每天洗澡,每天洗澡的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避免过度泡浴、使用刺激性洗涤用品,洗完澡及时外用润肤乳。对于痂皮较厚者,可用油剂如橄榄油、紫草油、甘草油等。婴儿的穿着也非常重要,建议衣着宽松,不宜太厚,建议穿棉质衣物。母乳喂养者,母亲不应该吃辛辣厚味,暂时避免吃牛羊肉、虾蟹、芒果、榴莲、荔枝、笋类、干菇类及补益中药。对于有皮肤过敏体质的孕妇,产前两周勿必饮食清淡、保持大便畅,适当用绵茵陈、仙草等泡茶饮用,对于婴儿湿疹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