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张婴儿抓住医生衣服的照片,在网上被人津津乐道。
经了解,原来是一个医生为新生儿清洗完成,刚要离开时发生的事情,婴儿随后也大哭起来。
这一幕刚好被旁边的同事拍下来,于是就在网上流传开了。
网友看到这个画面,也调侃到刚出生就这么记仇,脾气可是不小。
相必对于婴儿有脾气这一说法,大家听了都只是抱着玩笑的态度,有小婴儿的家庭也会发现,在亲朋好友来看望时,也会根据孩子的哭声或者各种行为,来判断孩子的性格。
由于这些话都是小宝宝家人爱听的,多数人也会认为,不过是客人们表示对小宝宝的欢迎,大人们之间的寒暄而已。
然而产科医生却表示:孩子的性格从出生就能看出来,并非是迷信。
有科学研究分分析,父母可以通过人为引导宝宝的情绪,比如在母体中,从妈妈的安抚和气味获得安全感,一旦脱离母体,会惊觉不适,用反抗来表示不满。
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却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行为,而且由此也可以了解孩子的需求。
小宝宝的婴语和行为都有哪些含义?
一、宝宝的哭声越大,孩子可能越外向。
身边的一个妈妈说:孩子刚出生时,哭声洪亮,一声比一声大。出了产房后,医生来查房开玩笑地对她说,将来这个孩子会是个厉害的“小辣椒”。
有医生表示:宝宝的哭声越大,宝宝的性格越外向。
而不爱哭的宝宝,当然并不代表宝宝不够聪明,只是宝宝的性格内向而已。
比如,有的宝宝就像一个小麻烦,尽管不是饿了尿了这些事,也会哼哼唧唧地哭,喜欢耍赖,这样的宝宝就相比较哭声小、乖巧的宝宝要外向一些。
二、宝宝的某些行为,可能在暗示家人自己不舒服。
家人在照顾小宝宝时,会发现孩子的小动作特别多。小脑袋、小手小脚等,都会做出一些可爱的动作,然而宝宝很多行为,或许都是在暗示妈妈自己出了一些“小问题”。
比如,当宝宝睡觉使劲摇头时,家长就要考虑是因为太热,导致孩子头部出汗不舒服。当宝宝不停地揉眼睛,打着哈欠,很可能就是在告诉妈妈,自己要睡觉了。
一旦妈妈发现孩子揉眼睛频繁,也要注意孩子眼睛是否发炎了。而当宝宝红着脸,看似使劲的时候,可能就是在暗示妈妈自己要拉便便了。
小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很多的问题,其实已经用各种方式在暗示家人了,特别是发现孩子有一些反常的行为,更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三、从宝宝的动作表情可以判断宝宝的情绪。
宝宝虽小,但是也是有自己的情绪的,开心难过生气,都会通过一些动作表情,来表现出来。
当小宝宝在吐泡泡,吃手指甚至像是在咿呀呀唱歌时,宝宝其实就是在自娱自乐呢。这个时候父母尽量不要打扰,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中吧。
如果家人发现宝宝在使劲地抓头皮,除了因湿疹等情况引起的头皮发痒外,表情还是一副不开心的样子,宝宝很可能就在宣泄自己的情绪。
而宝宝懒洋洋地躺着,不想动,也不哭闹,并且带着满足的神情,表示宝宝现在已经吃饱了。
所以,不会说话的小宝宝,随时用一举一动和家人沟通,并且可以及时地告诉家人自己此时此刻的情绪和状态。
虽然小宝宝的一些动作行为,都是有共性的,但是仍然也各有各的特点,这就需要父母仔细揣摩。
父母应该如何增强对宝宝婴语和行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