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区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伍中,有一支成建制的专业护理团队,不久前,获得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支队伍就是内蒙古江汉方舱护理队。
“草原儿女心向*,共克时艰必凯旋”。2月4日下午,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来自全区8个盟市27个医疗单位的名护理人员,在1名领队和1名联络员的带领下,坚定必胜的信念,踏上了驰援武汉的漫漫征途。
这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的护理团队,80后和90后占比95%,平均年龄31岁,由蒙、汉、回、满多民族组成。
“如何团结带领这支年轻的队伍高效地运转起来?”在飞往武汉的飞机上,队长闫蕾反复思量。
*旗在哪里,战斗力就在哪里!到达武汉后的第二天清晨,闫蕾就召集大家开了一个动员会。动员会上,医疗队组建了临时*支部,闫蕾给她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内蒙古援助武汉护理尖刀队*支部。
于是,41名*员与4名入*积极分子成为了队里的中坚力量。经过一天的内部院感培训后,队员们整体入驻武汉第一批医院,开启了紧张而忙碌的护理救治工作。
武汉对于大多数队员来说,都是陌生的,想象中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如今却是如此的安静沉默,让大家心痛不已。“我们一起努力,让这里的一切都快点好起来。”闫蕾动情地说。
穿上防护服,几乎看不清每个人的脸。为了便于识别,队员们在帽子或防护服上写上了“内蒙古”和自己的姓名,一些活泼的队员干脆以牛肉干或烤全羊代替内蒙古,平添了几分北疆草原的豪迈气质。
医院患者多,工作强度高、压力大,队员们不仅要忍受防护服的闷热还得克服水土上的不服,一天下来身心俱疲,但队员们默默坚守,没有一个叫苦退缩。
“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这是闫蕾的口头禅,她几乎每天都要和队员们反复强调。“作为队长,返程的时候,我得把你们一个不少地带回家。”在她心里,大家一起安全返回家乡,才是真正的凯旋。
为了让队员们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闫蕾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完善院感防控每一个细节、修订队员值班制度,从最初的4班4组调整到后来的4班6组。
张宇是90后,医院。一个班6个小时,她和搭档要照顾40名患者。“我们两个人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在患者之间旋转。”一个班儿护理下来,全身早已湿透。
摘下口罩,对着镜子,张宇的脸上现出深深地印痕,“看来平时还是吃的多,皮这么厚……”尽管疲惫,但活泼乐观的张宇还不忘与队友们开个玩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看着患者由刚来的愁眉苦脸到痊愈时的满脸微笑,看着医院一天天的变化,我的心里时常会涌上些许感慨。”来自内蒙古妇幼保健院的郭佳妮,也是一名90后。
当第一次看到被病*折磨的患者向你露出笑脸、向你竖起大拇指,当第一次听到患者向你说声谢谢,当第一次收到患者“你离我远点,小心传染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