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湿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画蛇添足 [复制链接]

1#
王博峰、主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医院工作。注重对人体自身恢复能力和疾病特殊性的研究,强调“以人为本,寓防于治”的理念,临床擅用中药、针灸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皮科等疾病。画蛇添足指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事多此一举,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也难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往往都忙于埋头赶路,没有时间看清是不是要走的路。都在追求多多益善,难得空闲斟酌,这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有时适当的留白,看清方向再出发相比南辕北辙的努力更可贵。作为医学同理,任何疗法都有其适应症,患者在不清楚的前提下,盲目跟风使用画蛇添足,带来的是更多副作用。最近三伏天到了,朋友圈中各种三伏贴、三伏灸也闪亮登场。三伏贴、三伏灸本意指在自然界最热的三伏天,人体的热气浮于外,采用温热性的药物改善体内虚寒的状态。最热的天,用温热的药,借助天时改善人体的虚寒状态。但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虚寒体质,如果是湿热、气郁、阴虚等体质,患者自己采用艾灸或不辨证的三伏贴,更多的是火上浇油,画蛇添足。临床中看到因为艾灸、贴敷误用的案例比比皆是。看看最近几则病例,更让人痛心,而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着。一位老年女性,严重湿疹,头皮、肩膀、臀部。四肢大面积皮疹、渗液,瘙痒严重,夜不能寐,每次需要抓破出血才停止。老人语气焦躁,不断诉说着各种痛苦,片刻不得安宁,静下来后摸脉滑数,左脉明显,苔腻,辨为湿热以血分为主,当以凉血祛湿,疏风润燥为主。加味苍柏散化裁,诊毕交代完饮食注意,询问还在做什么治疗,患者听说艾灸可以去湿,每天艾灸足三里、关元。殊不知艾灸为火热,火邪内功,耗人阴血,结果越灸越燥,越燥越痒,迁延难愈。一例产后孕妇,产后两月全身关节疼痛,皮疹瘙痒,怕风出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摸脉:右脉滑数,左脉细数,血虚血燥,气分热盛,四物汤合银翘散化裁,嘱患者饮食少辛辣油腻。治疗中间有缓解但反反复复。病人每次很着急“王大夫,都说产后的病容易落下病根,怎么还没好”看着病人焦虑烦躁,静下来摸摸脉,治疗方向应该对着。饮食注意了吗?煎药对不对?一个个排除,随口问还在做啥治疗?患者着急担心落下病根,每天在艾灸,大汗淋淋很舒服但是很快就反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终于找到病根了。本来属于阴血不足夹有燥热,艾灸后大汗,津液和血液同源,耗伤人体阴液,加上艾灸为火热,越灸热气越重,病情怎么能缓解。临床中还常见一类老人,人老了关节不舒服,听人介绍,艾灸可以治疗关节病。做了之后有了点效果,那就坚持做做。但临床中常见的湿热类关节病,艾灸往往画蛇添足。湿热类关节病表现为关节沉重,抽筋,浑身困,头闷,口气重,心烦失眠,舌苔厚,脉象滑数。艾灸了局部气血通了,舒服了一时毁了长远。艾灸造成的失眠、烦躁、皮疹等热像越来越重,这也是盲目使用艾灸带来的“额外福利”。艾灸、三伏贴要看每个人的体质,必须在医生辨证下使用,好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现在物质条件丰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膏粱厚味加上急躁的心情,人群中湿热、内热、淤堵比比皆是。艾灸、贴敷偏于温热,如果自身容易上火,烦躁,大便干,怕热,出汗,心率快。或者周身沉重,大便粘腻,小便*,舌苔厚,有口气等湿热比较重。这些都是禁忌症。还有一类手脚凉,容易生气,又容易上火长痘痘,烦躁,小便*属于气郁的也不适合艾灸、三伏贴。艾灸、三伏贴适应虚寒性体质。表现为:面色白,手足冷,恶寒喜暖、心率慢、血压低、乏力、小便清长,容易腹泻,没有上火症状的虚寒体质,如果不了解自身情况,盲目使用,往往画蛇添足,适得其反。人的身体远超一台复杂而又精密的仪器,有着自我调节和恢复机制,在我们看不清楚、读不懂的时候,不妨放慢脚步,不要过多的去打扰,有时也是一种尊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