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湿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鄞州十桥十亭与水泥大王陈磬裁 [复制链接]

1#
江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鄞州“十桥十亭”与“水泥大王”陈磬裁


*昏晨桥


陈磬裁(1874-1958),又名陈宏福、陈德富,鄞州区姜山镇陈鑑桥村人,年轻时去上海学生意,后靠做水泥生意和从事建筑业发家致富,人称“水泥大王”,可以说是清末民初上海滩有名的“宁波帮”人物。


  难能可贵的是他致富后不忘家乡,在鄞州的乡村出资建造了“十桥十亭”,造福乡里,方便百姓。也许是因为做水泥生意起家的关系,陈磬裁对水泥情有独钟,所造桥亭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据说“十桥十亭”造好后,受益的百姓联名向陈磬裁敬赠了一块大匾以表感谢,此匾一直挂在陈鑑桥村的陈家祠堂里,可惜在“文革”时被毁。时至今日,当年的“十桥十亭”已屈指可数,“十桥”中尚存*昏晨桥、东庆桥等两桥,“十亭”也只有“第四亭”和“第五亭”两亭可以确定为陈磬裁所造。


 *昏晨桥位于云龙镇任新村任家横自然村,南北走向,看上去坚实牢固保存完好,几乎找不到一丝维修过的痕迹。这是陈磬裁所造“第十桥”,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桥长约三十米,宽近三米,为二墩三孔拱形全框架钢筋混凝土桥。桥的两侧栏板刻有诸多文字,除了桥名,多为劝人为善的吉祥语,如“能孝父母天佑得福”、“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等,蕴涵了极其简朴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从中也可见陈磬裁的处世哲学:与人为善、乐善好施。该桥现为鄞州区文物保护点,被有关专家视为“古代石结构建筑过渡到民国大型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典型代表作”。


  东庆桥在塘溪镇童村,为五孔桥,长三十米左右,建于上世纪20年代,是塘溪镇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东庆桥原横跨在梅溪上,在公路和梅溪水库未造之前,是童村百姓前往韩岭赶集的必经之地。上世纪90年代修建梅溪水库时,拆除了库区内的原有建筑物,惟独保留了此桥。水库建成后,每逢水位高时,只露出桥面,难见其全貌,甚至完全没入水中;水位低时,则露出水面,成为梅溪水库一道独特的风景。


“第四亭”在*昏晨桥的北堍,亭上书“第四亭”,为*昏晨桥的配套建筑,也由钢筋混凝土浇制。


  “第五亭”在横溪镇的亭溪岭古道上,又称磬裁亭。初到亭溪岭的游人往往会被这编号搞得糊里糊涂,以为这是亭溪岭的第五座凉亭。其实亭溪岭古道一共才四座凉亭,“第五亭”只是陈磬裁所造“十亭”中的一个。对自己所造的每座亭子进行编号,也许是出于他的习惯吧。


  另有一座位于东钱湖镇城杨村的永安桥,形制与云龙镇的*昏晨桥相似,为二墩三孔钢筋混凝土拱桥。只是与*昏晨桥相比,明显的区别在于永安桥仅题桥名,别无文字,此其一;二是永安桥上有望柱八根,其中靠近两边桥堍的四根望柱特别长,高出中间四根望柱约两米;三是永安桥的桥栏为胡琴档栏板,而*昏晨桥为实心桥栏。永安桥旁也有一四方形钢筋混凝土凉亭,亭有石碑两块,其中一块砌入一面墙内,且模糊不清,另一块立于民国十九年(1930),为永安桥碑文记。此亭据说也是陈磬裁所造,但无考,更不知是第几亭了。听说以前还有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凌云桥,距永安桥一里许,亦为陈磬裁善举,今已毁。


  其他桥亭已难觅踪迹,倒是《鄞县通志》中有皎口水库一带“陈磬裁造第一亭、第一桥、第二桥、第八桥”的记载,尽管这些桥亭如今均已消失,但至少说明陈磬裁建造“十桥十亭”的事实是存在的,他所做的善事,后人是不会忘记的。


  1958年,陈磬裁在上海去世,葬于横溪镇孔家潭(今金溪村河头自然村)。如同他生前所造的桥亭为水泥浇筑,他的坟墓的主要建筑构件也都用水泥浇筑。特别是水泥屏风上所刻名人名言、名人题字,无不体现“劝人为善,孝顺父母”的思想,所以此墓也被称作“劝孝坟”。可惜墓早已被毁,只剩水泥墓基,空荡荡的让人唏嘘不已。如今,要是你有机会去陈鑑桥村走走,一定会有一座西洋风格的建筑映入你的视线,这就是陈磬裁的故居。虽已破败不堪,却可以想象曾经的荣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