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虽然急救知识已经非常普及,但也存在不少误区,今天阿龚总结了5大急救误区,希望大家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用手足无措,可以第一时间去施以援手!
误区1烧、烫伤之后抹牙膏、酱油等涂抹油性的东西会把热隔绝在已受伤的皮肤里面,让热的伤害持续更久。PS:烧、烫伤后的正确做法应该是01远离热源快速远离热源,小心地脱掉烧、烫伤处的衣物,让伤口裸露。如果衣物粘在皮肤上不能脱下,可以用剪刀剪开,不要强行脱下,以免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02降温散热刚被烧伤、烫伤的伤口处会有大量余热,所以需要做降温散热处理,否则深层皮肤也会被烫伤。常见的方法是马上用自来水冲。要注意,冲的时间要比你感受到凉意的时间长,以帮助深层降温。03水疱处理烧、烫伤引起的水疱是需要挑破的,否则容易化脓感染,对伤口恢复不利。小水疱用消*针头低位挑破,把水放干;大水疱可用消*剪刀剪开一个口,把水放干。水疱挑破后疱皮不要剪掉,更不能用手撕掉。疱皮能够保护创面,防止伤口感染发炎。误区2流鼻血时仰头、举胳膊等流鼻血时仰头不仅对止血毫无帮助,还会使鼻血倒流回咽喉、食管、气管和胃,引起我们身体上的不适和恶心。那么,举胳膊有用吗?没用,举胳膊不会对止血产生任何效果!PS:正确做法应该是一旦发生鼻出血,要及时进行局部压迫,让患者低头、张口呼吸、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鼻翼,向后上方压迫,一般在数分钟后多可止住出血。有一些鼻出血是由全身性疾病导致的,所以在进行局部压迫的同时,还要进行全身性治疗。压迫应至少持续5分钟,然后检查出血是否停止。通常鼻血在5~10分钟后停止。如果压迫两次之后,出血仍止不住,医院进一步诊治。误区3崴脚扳一扳,摔伤揉一揉我们经常听到大人对摔倒的孩子说:“宝宝摔疼了吧?赶紧揉一揉,揉一揉就不疼了。”殊不知,小包会揉成大包,骨裂会扳成骨折。头皮的血肿揉一揉,不仅不能缓解疼痛,还会在刺激到伤处时加速血液循环,从而加重出血。这样一来,本来还是一个小血肿,硬是被揉成了大血肿。全身任何部位受伤,揉都起不到任何作用。PS:正确做法应该是01固定保护四肢受伤早期最重要的是固定和保护,冰敷可以减少肿胀。02不能揉头部摔伤需要注意,除了头上的包不能揉之外,还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换句话说,如果患者精神正常、吃喝正常,那问题应该不大;如果患者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胡言乱语、频繁呕吐,就需要及时送医了。误区4癫痫发作时往嘴里塞筷子在生活中,遇到癫痫(也叫羊角风)发作的患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拿东西塞到患者的嘴里。这种东西常常是勺子、筷子,甚至是身边可以拿到的一切东西。患者在处于抽搐状态时,不单单四肢的肌肉会抽搐,口腔的肌肉也是痉挛的,且上下颌牙齿紧咬。因此,此时往患者嘴里强行塞东西,很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强行撬开患者的嘴巴,导致嘴唇撕裂。(2)尖锐的勺子、筷子末端插入口腔深部侧壁组织,造成口腔内持续性出血。(3)塞毛巾或者衣服,导致患者窒息。除此之外,在患者四肢抽搐抖动时,多数人会习惯性地去按压,但这样有可能导致患者关节脱位、骨折或者施救者自己受伤。也不要喂水、药和食物,因为患者意识不清醒,所有进入口腔的东西都有导致窒息的风险。PS:正确做法应该是01缓慢躺下,清空异物为防止患者受伤,可以扶住他缓慢躺下,并清除身旁的凳子及其他尖硬物品,防止患者肢体抽搐时被物品碰伤、划伤。02翻转患者,呈侧卧位缓慢翻转患者,使其呈侧卧位,以方便口腔分泌物流出,避免窒息。该体位还可以防止舌头后坠、堵住呼吸道。03松解过紧衣物松解过紧的衣物,比如解开领带、领结,松开衣领等。04保护头部保护头部,用毛巾或厚衣服稍稍垫高头部。05陪伴等待陪伴等待,记录时间。误区5晕倒掐人中有人晕倒了怎么办?也许很多人下意识地就要去掐人中。掐人中一直以来都是民间的急救“神技”。它不仅对大多数患者无效,甚至还会使患者产生生命危险。人在仰面倒地的时候,大多数气道是开放的。很多患者昏迷时,会同时伴有呕吐。如果按压不正确使气道闭合,则可能会使呕吐物周围的小空当也被堵住了,从而导致患者窒息缺氧死亡。PS:正确做法应该是遇到晕厥的人,首先要判断其是否有心跳、呼吸停止。如果患者生命体征消失,则需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如果患者仅仅是晕厥,那施救者首先要做的事并不是把他叫醒,而是保证他的安全,这个安全包括环境安全和呼吸循环稳定,然后立刻拨打,将其送医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