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丽丽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湿疹
是一种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以大小不等淡红色或*红色斑片,上覆糠秕状鳞屑或油腻性痂屑为临床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瘙痒,其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溢出部位。
1
脂溢性皮炎的西药用药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湿疹一般认为可能与糠秕马拉色菌、皮脂水平、性激素水平及免疫反应等有关。治疗药物主要是抗真菌药物、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
分类
药物
注意事项
抗真菌药物
2%酮康唑洗剂、舍他康唑软膏/乳膏、萘替芬酮康唑乳膏、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①脂溢性皮炎好发生于皮脂腺发达部位,而糠秕马拉色菌是一种噬脂性微生物,脂溢性皮炎可能与卵圆形糠秕马拉色菌有关。抗真菌药物有抗菌作用和较强的抗炎活性,可明显改善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症状。
②轻、中度脂溢性皮炎一般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重度脂溢性皮炎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
③可能会发生耐药。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
①有抗炎、局部免疫调节作用,并止痒,可用于脂溢性皮炎。
②外用不良反应有红斑、瘙痒等。
糖皮质激素
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①有抗炎、抗*、抗休克、抗过敏、抑制免疫应答等作用,可用于脂溢性皮炎。
②长期外用可诱导激素依赖性皮炎,不推荐作为脂溢性皮炎的首选药物。
2
脂溢性皮炎的中成药用药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湿疹中医称为“白癜风”、“面游风”等,可辨证分为血热风燥证、脾胃湿热证、血虚风燥证。
药物
适应证
用法用量或注意事项
润燥止痒胶囊
养血滋阴、清热消肿、润肠通便。适于风热血燥证、脾胃湿热证。
口服,4粒/次,3次/d。
当归苦参丸
养血凉血、清热祛湿。适于风热血燥证、脾胃湿热证。
口服,6g/次,2次/d。
龙胆泄肝胶囊
清肝胆、利湿热。适于脾胃湿热证。
口服,3-6g/次,2次/d。
消风止痒颗粒
消风清热、除湿止痒。适于风热血燥证。
口服,2袋/次,2-3次/d。
雷公藤多苷片
清热除湿、祛风化瘀。脾胃湿热重症且其他药物无效时,可酌情使用。
①口服,10-20mg/次,2-3次/d。
②可见胃肠道不适(食欲减退、腹胀、胃痛、腹泻、便秘等)、肝肾功能损伤、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口腔溃疡、皮疹、月经紊乱及精子活力降低等。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育龄期男女。慎用于严重心血管疾病者。
冰*肤乐软膏
清热燥湿、活血祛风、止痒消炎。适于头部、躯干、四肢处脂溢性皮炎。
外用,2次/d。
姜*消痤擦剂
清热除湿、散风止痒。适于头部、躯干、四肢处脂溢性皮炎。
外用,2-3次/d。可见皮肤破损处有刺痛。
复方*柏溶液涂剂
清热解*、消肿祛腐。适于头部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中医治疗专家共识》(年)中指出,用于进行治疗之前,需使用清水将头发进行清洗,建议将剂量20ml的复方*柏溶液涂剂与温水混合,混合液进行头皮冲洗,可用或不用清水冲洗,2次/周。可见皮肤破损处有刺痛。
1.脂溢性皮炎中医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19(3):-.
2.于越等.脂溢性皮炎治疗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9(4):-.
3.韦克基.脂溢性皮炎诊治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19(8):18-19.
4.糠酸莫米松乳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16(1)8-89.
基层风采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