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好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10467294.html清代养生家徐文弻曾在其所著的《寿世传真》中提出了“十忌”,认为养生应当首先从生活入手,避免十大不良习惯。这些戒律在现今也有很多借鉴意义。下面就来看看都是什么吧。
《寿世传真》十忌
忌早起科头,早多风露之气,科头则寒邪入脑,故忌之。
忌阴室贪凉,无阳照之室,阴气重,伤人,故忌之。
忌湿地久坐,潮湿气主生疮毒,故忌之。
忌冷着汗衣,汗衣湿后必冷,着之则侵背伤肺,故忌之。
忌热着晒衣,久晒之衣,有热毒,未经退热即着在身,必受毒,故忌之。
忌出汗扇风,汗出时毛窍俱开,扇则风邪侵入,故忌之。
忌灯烛照睡,神不安,故忌之。
忌子时房事,阳初生而顿灭,一度胜十度,故忌之。
忌夏月凉水抹簟,冬月热火烘衣,冷水受湿,热火受毒,取快一时,久必生病,故忌之。
忌久观场演剧,久视久听,则神与精俱伤,故忌之。
《寿世传真》十忌知道了,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又是为什么吗?下面就从中医的角度给大家解读解读。
1、忌早起科头
“科头”即不戴帽子。早晨是阳气初生的时间,这时的阳气像树苗,虽然生长势头很旺,却十分柔弱,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阳气的特性是向上走,所以从人体来讲,头部是阳气汇聚的地方,如果早上出门不注意头部保暖,很容易让寒邪入脑,造成疾病。
2、忌阴室贪凉
太阳光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如果长期住在阴面见不到阳光,那么宿舍内阴暗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如果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那么细菌会在身体皮肤上附着滋生,容易成皮肤病,寒邪容易侵袭体表,甚至由表入里造成一系列疾病。
3、忌湿地久坐
真正的湿气当然不能直接进入体内,但机体之气和外界之气是相互感应的,从而在体内生成湿邪。最终会得风湿病,腿疼,关节疼,腰疼,长湿疹,得皮炎,心脏风湿……总之长期住在这种环境下对身体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ps:风湿类疾病不能长期呆在潮湿的环境容易加重病情,另外即便没有这类疾病时间长了也容易诱发这种病或者出现胳膊腿疼等症状,所以尽量不要长期呆在潮湿的环境。
特别是现在春天到了,很多人喜欢郊游,坐在草地上一坐坐一下午。建议不要一直坐,坐一会起来活动活动。
4、忌冷着汗衣
汗液中含有有害物质,不及时更换湿衣服,水分蒸发后,浓度会增大,人的皮肤是会吸收的,人体发热才会出汗,毛孔会打开进行散热,冷空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很容易造成重感冒的。
5、忌热着晒衣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医学专家提出警告:洗过的湿衣服在室内暖气片上烘干后直接穿,会损伤免疫系统功能,甚至对严重哮喘症患者造成健康威胁。
ps:一般没什么问题,但患有热病还没有痊愈的人不可穿。
6、忌出汗扇风
运动后吹风扇的错误原理与洗完热水澡立马吹风扇一样。运动后,血液循环加速、毛孔舒张,此时吹风扇很容易遭受风寒、导致风湿疼痛。此外,出汗后立即吹冷风,身体还会因冷热交替过激,从而引发晕厥现象。
7、忌灯烛照睡
因为人体本身就对光线敏感,开着灯睡觉影响睡眠,身体的皮肤在接受光线照射下会加快新陈代谢,睡觉是为了放松,光线却刺激了皮肤,目的没达到。开灯睡觉,影响睡眠质量,影响人体的免疫力,甚至导致癌症的病发。
8、忌子时房事
一天之中,阳气最旺的时候是白天,可阳气的初生却是在半夜子时(23:00~1:00)。这时阳气刚刚发芽,非常娇气,如果不加以爱护而行房事,会使这点稚阳熄灭,第二天的阳气就不会充足,易生疲倦。
9、忌夏月凉水抹簟,冬月热火烘衣
“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坐病”并不是没道理,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也表示,夏天是阳长阴消的季节,是添阳的最好时机。而寒邪十分容易损阳气,让整个人变得倦怠无力,如精神萎靡、新陈代谢缓慢、有汗排不出、身体畏寒、四肢冰冷、容易感冒、腹泻胃疼、患肠道疾病等。还有一些病症不会立即发作但会潜伏体内,给秋冬季留下病根。
冬天,温度降低,人们会保暖御寒,吃热乎乎食物、穿上厚厚衣服,成了不可少事情。但是,当发现身体积热已经超过身体所能承受范围,又着急忙着降火,身体在这聚热、去热中会造成免疫力下降。
10、忌久观场演剧
”久立伤骨”是指人如果老站着不动,骨骼就会因长时间支撑身体而劳损。“久坐伤肉”是指人长时间坐着不动,会损伤人体的颈、腰等部位的肌肉组织,引起局部疲劳。“久视伤血”是指长时间使用眼睛的人容易近视或某种眼病。
中医认为“形诸外必本于内”,所以眼睛的损害并不单纯是眼睛有病。如果老年人习惯于长时间的全神贯注看书读报,而且又不配合适当的休息与活动,或没有得到睡眠等因素的调节,久而久之,则会出现面白无华或自觉头晕目眩,两眼干涩,视物不清等血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