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
现患者疲乏,头面部片状水肿性红斑,肿胀,轻微疼痛,头皮、颈项部散在毛囊性丘疹、结节、脓疱、囊肿,部分结痂,轻度压痛,局部瘙痒,发热恶寒,口干无口苦,纳可,眠差,二便调。舌偏红苔白腻微*,脉濡数。
诊断:湿疹伴头面颈部皮肤感染,证属湿热蕴*证,以清热解*、利湿止痛为治法。药用/p>
薏苡仁、石膏和泽泻,厚朴、金银花、枳壳、大青叶、*芩,苦杏仁、豆蔻、滑石、法半夏、防风,甘草、白芷各。共7剂,日1剂,水煎服。二诊:头面部红斑肿胀明显消退,瘙痒减轻,纳增,大便偏烂,舌偏红、苔白腻微*,脉滑。上方去厚朴、大青叶、滑石,加连翘、苍术,续服1周,诸症缓解,随症加减。
患者年老体虚脾虚失运,兼外感岭南湿热之邪,内蕴化*搏结肌肤发为此病。头面部多发疖肿、红斑、肿胀为湿热之*上壅所致,疼痛为邪*瘀滞、不通则痛之象。躯干、四肢红斑、暗红斑、丘疹伴瘙痒为湿热蕴阻、肌肤失养之象,发热恶寒为湿温内蕴、正邪交争所致;口干为湿热内阻中焦,津液耗损之象;眠差为热扰心神所致;舌偏红苔白腻微*脉濡数均为佐证。
湿热蕴*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饮食不节、居处潮湿等,造成体内湿热蕴积,热盛成*,而造成一系列病变的证候。
湿热交蒸,热势较盛,蕴酿成*,充斥气分所致。邪热伤津故发热口渴;湿热酿*,上壅咽喉则咽喉肿痛,流注下焦则小便*赤,横犯肝胆则身目发*;湿热留中,阻滞气机则脘腹胀满,肢体倦怠;苔*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咽喉肿痛,小便*赤,或身目发*,脘腹胀满,肢酸倦怠,苔*腻,脉滑数。本证除发热倦怠,脘腹胀满,苔*腻等湿热内蕴常见表现外,咽喉肿痛或身目发*等蕴*外发之象为其辨证要点。
湿热证外感内伤均可见,治疗起来比较麻烦,什么三仁汤啦,龙胆泻肝汤啦,也都是治疗此类证的名方,但是从临床实践上来看,还有一个更好用的方子,这就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士雄的“甘露消*丹”。
甘露消*丹出自王士雄《温热经纬,方论》第九十五方,组成为:“飞滑石十五两,绵茵陈十一两,淡*芩十两,石菖蒲六两,川贝母、木通各五两,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各四两。各药晒燥,生研细末(见火则药性变热),每服三钱,开水调服,日二次。或以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甘露消*丹主治:发热倦怠,胸闷廈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颐肿口渴,尿赤便闭,吐泻疟痢,淋浊疮疡,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等;并主水土不服诸病证。
其辨方证要点为:舌红、苔*腻、咽喉不利、咳喘、胸闷腹胀。
分析甘露消*丹可知,藿香芳香化浊,宣透上焦之湿;白蔻仁、石菖蒲芳香宣化中焦之湿;茵陈、滑石、木通渗利下焦之湿,从而三焦分消以治湿。另用薄荷、连翘、射干、*芩、川贝母清热解*、清利咽喉、清热化痰以治热。
此方过去一直比较局限于外感中的湿温证,亦可称为西医的肠伤寒,但自氯霉素发明以后,此病已大大减少,几乎不见。但是病不多见了,并非英雄无用武之地,中医治病讲究证候,只要温热的病证存在,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湿热一证临床不仅外感易见,杂证更多。诸如口疮、口臭、咽痛、咳喘、胃炎、肝炎、*疸、脱发、淋浊、疮疡、风湿等,只要表现为湿热证,我都会以该方为主加减运用,效果显著。